文/徐報融媒記者 柳喜峰 蔣新會
展望“十四五”,開啟新征程。未來五年,賈汪區如何乘勢而上,創造新奇跡、展現新氣象?怎樣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賈汪樣板?如何錨定主線、鍛長板補短板,來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在此次賈汪區“兩會”上,擘畫了“十四五”規劃美好藍圖,等待賈汪全區上下凝心聚力去實現。
展望“十四五” 擘畫美好新藍圖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當前的賈汪,產業基礎正在夯實,各項短板加快補齊,尤其是交通區位、生態環境等優勢日益突出,廣大干群凝心聚力、克難奮進的擔當精神持續高漲,未來五年,賈汪將集中精力和智慧,抓好一批大事,解決一批難事,辦好一批實事,在“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探索和實踐中展現賈汪作為、體現賈汪擔當。
確立“十四五”時期
賈汪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
“十四五”時期,賈汪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要指示精神,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深入實施“生態立區、產業強區、旅游旺區、文明興區”發展戰略,努力建設國家資源枯竭城市可持續發展樣板區、“美麗中國”先行示范區、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區、全國鄉村振興引領區、淮海經濟區創新創業標桿區、徐州重要功能區(徐州城市副中心)。
確立“十四五”時期
賈汪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建成經濟發展更加充分的富強賈汪。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均生產總值超過全市平均水平。產業轉型升級更加充分,新興主導產業體系全面構建,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升。建成體制機制更具活力的創新賈汪。創新創業體系逐步完善,市場經濟充滿活力,體制機制規范健全。建成人文特色更加彰顯的美麗賈汪?諝赓|量優良天數比例、水環境治理水平持續提升,土壤治理力度持續增強,能源、資源利用結構持續優化。文旅事業繁榮發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成效顯著。建成人民品質生活更加優越的幸福賈汪。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就業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長效機制基本建立。城鄉基本社會保障實現全覆蓋。建成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備的善治賈汪。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先行試驗區建設成效進一步彰顯,“四位一體”區域社會治理新格局全面形成。
奮戰2021,邁好第一步開創新局面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首戰之年,也是賈汪“二次騰飛”夯基立柱的關鍵一年。2021年賈汪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以上,規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
培育現代產業體系
深入實施新興主導產業跨越發展戰略,做大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產業,推動工程機械產業快速擴張。發揮吉麥新能源龍頭吸附效應,打造淮海經濟區最大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做強電子與ICT產業,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推動傳統產業加快改造提升。穩妥做好關停退出企業后續工作,扎實推進化工行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全力申報化工重點監測點。
推動現代服務業向中高端邁進。大力發展傳統服務業,引導百大商場、吾悅廣場等現有商業體差異化發展,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充分發揮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品牌效應,啟動潘安湖5A級景區、馬莊村4A級景區創建工作。
構筑更強勁的發展引擎
奏響招商引資最強音。大力實施“招商引資1號工程”,在重特大項目招引上實現新突破。著力提高招商引資精準度,更加注重投資規模、科技含量、稅收貢獻等關鍵指標,推動招商數量與質量雙提升。
賽出項目建設高水準。開展項目集中攻堅年活動,重點推進56個重大產業項目建設。
筑牢園區發展強載體。徐州工業園區堅持招大引強與培大育強并重,加快培育企業梯隊,不斷壯大園區經濟總量。賈汪高新區(籌)著力提升軟硬實力,進一步完善徐工智慧產業城、智能制造產業園基礎配套。潘安湖科教創新區重點推進徐州生物工程學院、科技人才創業園等項目建設。雙樓物流園區發揮“公鐵水”多式聯運特有優勢,大力發展肉類進境、跨境電商等業務。大洞山省級旅游度假區依托現有旅游資源,進一步豐富休閑、康養、度假產品,打造淮海經濟區重要旅游目的地。
營造更富活力的發展環境
深挖改革潛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辦”,強化“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實現“不見面”審批全覆蓋。加速三級政務服務體系規范化建設,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催生創新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金彭車業等重點企業設立產業研究院、創建省級智能示范工廠,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0家以上。加快西安交大科技園、恒盛智谷科技產業園二期建設。
釋放要素活力。用好市委、市政府支持賈汪高質量轉型發展措施,積極爭取調增國土空間開發強度和建設用地規模。
建設更加宜居的城市副中心
融入主城,交通先行。今年賈汪將徹底終結206國道穿城而過的歷史,確保市域(郊)鐵路S1號線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發展空間格局上精心謀劃。以賈汪城區為主體,以潘安新城、臨港新城為支點,加速三大片區融合發展,建成徐州東部重要功能板塊。
在城市內涵提升上下足功夫。進一步加快城市更新改造,統籌解決老舊小區道路硬化、停車位劃定、充電樁增設等熱點難點問題。圍繞土盆大溝、茱萸湖等河湖水系,精心實施綠色廊道建設和水系連通工程,展現“山水相依、城景相融”的獨特風貌。
在“半小時交通圈”建設上持續發力。打好現代綜合交通大會戰,確保徐賈快速通道北延、高新路北延、徐州外環公路賈汪段等工程年內建成使用。深化區域互聯互通,謀劃老310國道改造、疏港公路東延、龍吟大道等工程項目,加快打造徐州東部重要交通樞紐。協調開通徐賈快速公交,早日實現徐賈公交一卡通。
打造更高水平鄉村振興樣板
發展現代農業。全力抓好穩產保供,突出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保障生豬生產,新增高標準農田3.7萬畝,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圍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徐州現代甘薯產業園建設,加強農業項目招引,提升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質態。
增強農村活力。深入推動“三鄉工程”擴面提質,更大范圍吸引能人返鄉,更加精準培訓農村人才,穩妥推進農村“三塊地”等系列改革,切實解決好“人、地、錢”三大制約要素。進一步拓寬增收“致富路”,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豐富鄉村經濟業態。
建設美麗賈汪。統籌推進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級生態修復示范區、省級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建設,重點推動龍吟湖等采煤塌陷地治理,全面完成大蔣門山、千古山等宕口生態修復。實施蔡莊村、潘安村等農房改善項目。
筑牢更加穩固的發展底線
扎實推進三年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重點加強;、道路交通、易燃易爆等重點行業監管,切實堵塞安全漏洞。持續鞏固食品安全防線,保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守牢生態環境底線。深入開展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工地揚塵、餐飲油煙等源頭治理,確保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增強城鄉污水處理能力;嚴厲打擊危險廢棄物非法轉移、處置和傾倒行為,全面完成“無廢城市”創建目標任務。
守牢風險防控底線。全力做好金融領域風險防控,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銀行不良貸款率壓降至2%以下。堅決打贏違法用地整治攻堅戰,確保存量違法用地“全清零”、新增違法用地“零增長”。
增進更加厚實的民生福祉
持續加大社會保障力度。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重點保障困難群體和下崗職工再就業,全面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化全民參保登記計劃,進一步擴大城鄉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醫保和被征地農民納保覆蓋面。
持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推動徐州七中創建高品質示范高中,加快華東師大附屬學校、潘安湖中小學等建設進度,實施賈汪中學、南湖小學、塔山中心小學等校舍改擴建工程,持續改善鎮村學校辦學條件。
持續加強基層基礎建設。進一步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先行試驗區建設,做大做強“十必聯”、馬莊經驗“十個一”等特色品牌,推動“賈汪經驗”全國推廣。扎實做好“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創建工作,不斷提高公眾安全感和法治建設滿意度。
建設人民更加滿意的政府
絕對忠誠抓落實。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要指示精神,推動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市、區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依法行政抓落實。牢固樹立法治思維,提高行政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法治化水平。主動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依法有序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擔當實干抓落實。大力弘揚“亮劍”精神和“務實擔當創新、苦干實干會干”的新時代賈汪精神,錘煉“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勇氣魄力,強化“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工作作風。引導全區各級敢于作為、主動作為、奮發有為。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打造新樣板、擔負新使命、開啟新征程,賈汪全區上下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萬眾一心緊盯新要求新目標,同向發力、精準發力、聚焦發力,全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賈汪樣板,合力譜寫賈汪高質量轉型發展新篇章。
圖片供稿:中共賈汪區委宣傳部 賈汪區攝影家協會
本版文圖由徐州日報賈汪記者站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