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縣水務局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利工程發揮積極效能,有力保障了社會生產生活需要。
做好“水文章” 繪就“新畫卷”
日前,記者來到徐沙河治理工程二標段的施工現場看到,河道里的淤泥已經完全清除,河面寬敞開闊,河床干凈整潔,一臺臺挖掘機在河岸沿線忙碌作業。
徐沙河位于睢寧中部,橫貫睢寧主城區,全長約59公里,流經雙溝、王集、嵐山、桃園、高作、邱集、沙集7個鎮和金城、睢城2個街道,是睢寧“一豎四橫”河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393.1平方公里的排澇及30萬畝農田的灌溉任務,河道等級4級,具有供水灌溉、防洪排澇及航運等綜合功能,同時還是穿城而過的城市景觀河道。
“目前工程全面開工建設,雖然清淤工作已經完成,但仍處于施工高峰期,每天在工人員近400人,施工機械約120臺,運土車80臺。”負責施工的縣水務局規劃基建科工作人員王浩然介紹,徐沙河治理工程被省水利廳列為今年的重點治理工程。該治理工程的建設內容為疏浚徐沙河白塘河地涵至高南橋段及徐沙河西支段,長24.66公里,新建護坡7.6公里,新建田徐閘、徐沙河西支閘等。
正在拆建的崗頭吳橋也是該治理工程中的重要內容。據了解,原先的崗頭吳橋阻水嚴重,橋面較窄,影響防汛和通行安全。新建的崗頭吳橋橋面寬30米,與兩側的阜盛路寬度保持一致,保障了通行的安全。
“我們將抓住水利工程建設的黃金季節,加大進度與質量管理力度,4月底前完成建筑物水下工程建設,具備通水條件。”王浩然告訴記者,后續在做好河道工程的土方整理工作后,水務局將配合城建部門做好河道南側的綠化工作。整個工程計劃于2023年年底全面完工,完工后河道排澇標準可達10年一遇,排澇受益面積達99.1萬畝,新增、恢復灌溉面積1.84萬畝,可改善灌溉面積8.4萬畝,保護耕地30萬畝,將為沿岸群眾提供更安全的生產生活環境,更好保障支撐睢寧經濟社會發展。
“一點一策”整改 讓城區告別積水
在治理重要河道的同時,城市的內澇、城區積水點改造工程也在同步實施。3月31日上午,記者在青年路的睢河路至阜盛路段看到,工人們正在對道路兩側的立篦雨水口進行改建。
縣水務局供排水管網管理處副主任劉良介紹,該路段計劃改造60處雨水口,路牙石北側收水口原先是立篦的,收水效果不理想,這次全部更改成平篦下水口,并將連接的管口直徑由原先的100毫米更換為300毫米,將大大解決青年路沿線存在的積水問題。
劉良介紹,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城區防汛工作,在2021年提出城區無積水的工作要求。按照工作要求,縣水務局2021年完成了41處積水點改造工程,2022年對城區270公里的排水管網進行普查,對120公里的主要管網進行清淤疏通檢測。2023年正在對之前的工作進行查漏補缺,目前確定共有12個主要積水點需要改建。青年路路段的積水點改造是正在進行的第二處積水點改造。
劉良表示,由于造成積水的情況不同,水務部門采取“一點一策”整改方案,針對不同澇點“對癥下藥”,全力做好積水點改造工程,預計在5月1日前總體工程完工。
2023年,全縣水務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好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強化使命擔當,進一步落實好“補短板、強監管、優服務、提質效”各項工作,為全縣高質量發展夯實水基礎保障。接下來,縣水務系統將繼續補短板,補齊防汛抗旱、農業灌排能力、供水保障、排水能力、污水處理的短板。強監管,推進河長制深入落實落細;落實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節約用水考評;加強水土保持、工程運行和堤防管理;全面加強涉水執法管理;做好規劃編制,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優服務,全力提升生產生活供水保障能力;依法加強審批,優化營商環境;切實做好水生態環境保護。提質效,搶抓機遇,全面加強隊伍建設;從嚴要求,全面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務實落實,全力提升系統效能。
記者 付方方 實習生 劉鑫